分类:时间:2025-04-30作者:未知编辑:猜谜语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瀑”、“叠”、“喻”、“衬”,理解、积累“千丈青山”、“仰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预习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读中感受瀑布的壮美和如烟如雾如尘的特点,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初读诗歌
1、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瀑叠喻衬
指名读生字,齐读,引导学生注意“瀑”、“叠”的字形。
(2)出示词语:瀑布叠叠的浪比喻衬着
组词:叠()衬()
再次出示词语:岸滩松林景象仰望珍珠千丈青山
学习“仰望”,做做动作,什么叫“仰望”?说说还有那些表示看的词语。
2、自读课文
(1)把生字、词语放到课文里,自己把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学会生字、词语,读熟课文,甚至提出问题,这就叫预习课文。(板书:预习课文)
二、学习诗歌,读中体验
(一)比较句子,感受声音之壮
1、通过预习,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作家笔下的瀑布。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壮观、气势雄伟……)
2、出示课文第一节,这一个小节从哪里看出瀑布的壮观?(声音)
这一节中有两个词语写了瀑布的声音,比较句子: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好像浪涌上岸滩,又像风吹过松林。
3、去掉了“叠叠的”和“阵阵的”,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
“叠叠的”、“阵阵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为瀑布配音好吗?(引导学生学瀑布的响声。)
真好,一起读,把瀑布的那种气势念出来。再读第一节。
(二)图文结合,体会气势之雄
1、出示第二节。
这一节中哪句话是写瀑布的?
理解“衬”字的意思。出示卡纸,师演示。
2、怎样的景象叫“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呢?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来画一画。
出示瀑布的图片,指导朗读:强调带数字的词语。
指名读,齐读第二节。
(三)声像统一,领悟神韵之美
1、出示第三节,引读: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出示:屏(图片)屏是一种比较讲究的装饰品。
2、风来了,那些珍珠也吹散了,吹成了——烟、雾、尘
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像烟、像雾、像尘。
播放视频。
3、这情景真有些诗情画意呢!谁会读,读出这样的诗情画意呢?
指名读,齐读。
三、总结全文,读读练练
1、读了《瀑布》,就好像跟着作家一起游览了大瀑布,这首小诗的作者叫叶圣陶,他写的这个瀑布是位于我国贵州省的黄果树大瀑布。
2、出示练习:
黄果树大瀑布真壮观啊!我们先听见,;然后站在远处望见,;最后在近处仰望,。
本文地址:https://www.lingyuncmy.com/article/104527.html
上一篇:进修学习心得体会12
下一篇:我喜欢小猫作文300字篇8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9-2020 凌云猜谜语广大网友分享各种谜语大全及答案和最新脑筋急转弯大全及答案等内容。 京ICP备18063074号-1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